操作系统
操作系统
操作系统概述
定义
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软硬件资源,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系统工作流程,控制流程的执行,并且向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友好的接口。
三个作用
- 管理计算机中运行的程序和分配各种软硬件资源;
- 为用户提供友善的人机界面;
- 为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运行提供一个高效率的平台;
四个特征
- 并发性;
- 共享性;
- 虚拟性;
- 不确定性(异步性);
操作系统的分类
批处理操作系统
批处理操作系统分为单道批处理和多道批处理。
分时操作系统
分时操作系统是将 CPU 的工作时间划分为许多很短的时间片,轮流为各个终端的用户服务。尽管各个终端商的作业是断续运行的,但是由于操作系统每次对用户程序都能做出及时响应,因此用户感觉整个系统均归一人占用。分时操作系统的四个特性,多路性、独立性、交互性和及时性。
实时操作系统
实时是指计算机对于外来信息能够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处理,并在被控对象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做出快速反应。实时系统对交互能力要求不高,但要求可靠性有保障。
网络操作系统
网络操作系统是使联网计算机能够方便而有效地共享网络资源,为网络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和有关协议的集合。一个典型的网络操作系统的特征包括硬件独立性和多用户支持等。
分布式操作系统
分布式操作系统是由多个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系统,系统中的计算机无主次之分。分布式操作系统是网络操作系统的更高级形式,它保持网络系统所拥有的全部功能,同时又有透明性、可靠性和高性能等特性。
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
微型计算机系统建成微机操作系统,如 Windows、Mac OS、Linux 等。
嵌入式操作系统
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:
- 微型化。
- 可定制。
- 实时性。
- 可靠性。
- 易移植性。
嵌入式系统初始化过程按照自底向上、从硬件到软件的次序为:片级初始化 -> 板级初始化 -> 系统初始化。
进程管理
进程由进程控制块 PCB(唯一标志)、程序(描述程序要做什么)和数据(存放进程执行时所需要的数据)组成。
进程的三态图和五态图
进程前驱图
反应了程序之间的并行和顺序关系。
进程资源图
如上图所示,
- 资源 R1 总共有两个,资源 R2 总共有三个,资源 R3 总共有两个(看有几个圆圈)。
- 进程 P1 拥有 1 个 R1 和 1 个 R2(看指向 P1 的箭头),还需要申请 1 个 R2(看从 P1 出去的箭头);进程 P2 拥有 1 个 R2 和 1 个 R3,还需要申请 1 个 R1;进程P3拥有 1 个 R1 和一个 R2,还需申请 1 个 R3)。
- 资源 R1 还剩 0 个,R2 还剩 0 个,R3 还剩 1 个。
- 因为 P1 需要申请 R2,R2 无剩余,所以 P1 阻塞;因为 P2 需要申请 R1,R1 无剩余,所以 P2 阻塞;因为 P3 需要申请 R3,R3 还剩一个,所以 R3 非阻塞。
- 所以 P3 可以顺利执行,当 P3 执行完成后,释放 R1 和 R2,此时 P1 和 P2 都可以申请到需要的资源,那么 P1 和 P2 都可以正常执行完成。
- 如果所有的进程都是阻塞状态,那么此时发生死锁。
同步与互斥
几个概念:
- 临界资源:各进程之间需要以互斥方式对其进行访问的资源;
- 临界区:指进程中对临界资源实施操作的程序。本质是一段代码;
- 互斥:某临界资源在同一时间内只能由一个任务单独使用,使用时加锁,使用后释放锁;
- 同步:多个任务本身可以并发执行,但是执行速度有差异,所以会有等待,不存在资源是否单独或者共享的问题;
- 互斥信号量:对临界资源采用互斥访问,使用互斥信号量后其它进程无法进行访问,初始值为 1;
- 同步信号量:对共享的资源进行访问控制,初始值一般是共享资源的数量;
信号量
P 操作,申请资源(S=S-1),如果 S<0,说明当前进程没有资源可以获取,需要阻塞;
V 操作,释放资源(S=S+1),如果 S<0,说明当前还有|S|
(S的绝对值)个进程在等待资源释放,如果 S>0,说明当前有 S 个资源处于空闲状态;
生产者消费者问题
三个信号量:互斥信号量 S0(仓库独立使用权),同步信号量 S1(仓库空闲位置个数),同步信号量 S2(仓库商品个数)
生产者流程:生产一个商品 -> P(S0) 获取仓库使用权 -> P(S1) 申请一个空闲位置 -> V(S2)仓库商品个数增加一个 -> V(S0) 释放仓库使用权
消费者流程:P(S0) 申请使用仓库 -> P(S2) 申请一个商品 -> 取出一个商品 -> V(S1) 仓库空闲出一个位置 -> V(S0) 释放仓库使用权
进程调度
进程调度方式是指当有更高优先级的进程来到时如何分配 CPU。分为可剥夺和不可剥夺两种。
可剥夺指当有更高优先级的进程来到时,强行将正在运行中的进程的 CPU 分配给高优先级的进程;不可剥夺指就算高优先级的进程来到时,也需要等待当前进程完处理后自动释放 CPU。
三级调度
在某些操作系统中,一个作业从提交到完成需要经历高、中、低三级调度。
- 高级调度。高级调度又称长调度、作业调度或接纳调度,它决定处于输入池中的哪个后背作业可以调入主系统做好运行准备,成为一个或一组就绪进程。在系统中一个作业调度只需要经历一次高级调度。
- 中级调度。又称中程调度或对换调度,它决定处于交换区中的哪个就绪进程可以调入内存,以便直接参与对 CPU 的竞争。
- 低级调度。又称短程调度或进程调度,它决定处于内存中的哪个就绪进程可以调入 CPU。低级调度是操作系统中最活跃、最重要的调度程序,对系统影响很大。
调度算法
- 先来先服务 FCFS:先来的进程优先分配 CPU;
- 时间片轮转:每个进程分配相同的 CPU 时间片,用于微观调度,很公平;
- 优先级调度:每个进程都有一个优先级,优先级大的先分配 CPU。
- 多级反馈调度:按优先级分成多个队列,每个队列里的进程分配相同的 CPU 时间片,优先级高的队列里的进程分配的 CPU 时间片较长;
死锁
发生死锁的必要条件
资源互斥、每个进程占有资源并等待其他资源,系统不能剥夺进程的资源,进程资源图是一个环路。
打破死锁的方法
- 死锁预防。
- 死锁避免。
- 死锁检测。
- 死锁解除。
死锁资源计算
系统内有 n 个进程,每个进程都需要 R 个资源,那么发生死锁的最大资源数为n*(R-1)
,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小资源数为n*(R-1)+1
。
线程
进程有两个属性:可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;可独立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。
为什么要引入线程
进程在创建、撤销和切换中,系统必须为之付出较大的时空开销,所以进程的数目不宜过多,进程切换的频率不宜太高,这就限制了并发程度的提高。
引入线程后,将传统进程的两个基本属性分开,线程作为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,进程作为独立分配资源的单位。
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,是被系统独立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。线程只拥有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些资源,如程序计数器、一组寄存器和栈,它与同属于一个进程的其它线程共享进程的全部资源。(进程之间的数据是相互隔离的,线程独享的资源也是隔离的)。
存储管理
分区存储管理
整存是将某进程所需要的内存整体分配,有三种分区方式:
固定分区
这是一种静态分区方法。将主存分为若干个固定的分区,将要运行的作业装配进去。由于分区大小固定,就可能和作业需要的大小不同,从而浪费一些空间,产生内部碎片。
可变分区
这是一种动态分区算法。主存空间的分区是在作业转入时划分的,正好划分为作业需要的大小,这样就不会产生内部碎片。但是每个分区之间可能会产生许多无法分配的空间,这就是外部碎片。
可变分区算法
如果现在有一个进程需要分配8KB的内存空间,那么有如下几种分区算法:
- 首次适应法:按内存地址顺序查找,找到第一个大于等于 8KB 的空闲块,切割出 8KB 分配给进程;
- 最佳适应法:先给内存空闲空间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,找到第一个大于等于 8KB 的空闲块,切割出 8KB 分配给进程;
- 最差适应法:与最佳适应法相反,先给内存空闲空间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,找到第一个大于等于 8KB 的空闲块,切割出 8KB 分配给进程,相比于最佳适应法,可以避免产生细小的空闲块;
- 循环首次适应法:按首次适应法分配空间,如果后续还需要分配其他进程的内存空间,不会从头开始找,而是从当前地址往后找下一个满足大小的空闲块分配,避免每次从头查找;
可重定位分区
可重定位分区是在分配好作业需要的内存区域后,如果后续有作业请求申请区域但是空间无法满足,那么会移动已分配好的区域,使外部碎片成为一个连续的区域,凑出来新的区域用来分配给新的作业。
分页存储管理
逻辑页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。
如果内存有 4GB,每页大小为 4KB,那么总共有 4GB/4KB=2^20
页,页号有 20 位。因为4KB=2^12B
,所以页内地址有 12 位。
页面置换算法
- 最优算法 OPT:理论算法,无法实现的。原理是选择未来最长时间内不被访问的页面置换,这样可以保证未来执行的都是马上要访问的。
- 先进先出算法 FIFO:先调入内存的页被置换淘汰,会产生抖动现象,即分配的页数越多,效率越低。
- 最近最少使用 LRU:过去最少使用的页面被置换淘汰,这种方式效率高,且不会被淘汰。
- 淘汰原则:优先淘汰最近未访问的,后淘汰最近未被修改的页面。
快表
快表是一块小容量的相联存储器,有快速存储器组成,按内容访问,速度快,并且可以从硬件上保证按内容进行查询,一般来存放当前访问最频繁的少数活动页面的页号。
快表是将页表存于 Cache 中,慢表是将页表存于内存上。慢表需要访问两次内存才能取出页,而快表是访问一次 Cache 和一次内存,因此更快。
分段存储管理
将进程空间分为一个个短,每段也有段号和段内地址。每段物理大小不同,分段式根据逻辑整体分段的。段表有段长和基址两个属性,才能确定一个逻辑段在物理段中的位置。
优点:多道程序共享内存,各段程序修改互不影响;
缺点:内存利用率低,内存碎片浪费大;
段页式存储管理
设备管理
设备又称为外设,是计算机系统与外界交互的工具,具体负责计算机与外部的输入、输出工作。
在计算机系统中,负责管理设备和输入输出的机构称为 I/O 系统。I/O 系统由设备、控制器、通道、总线和 I/O 软件组成。
设备管理的任务是保证在并发环境下,当多个进程竞争使用设备时,按一定的策略分配和管理各种设备,控制设备的各种操作,完成 I/O 设备与主存之间的数据交互。
设备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动态地掌握并记录设备的状态、设备分配和释放、缓冲区管理、实现物理 I/O 设备的操作、提供设备使用的用户接口及设备的访问和控制。
设备分类
- 按数据组织分类:块设备、字符设备;
- 按设备功能分类:输入设备、输出设备、存储设备、网络联网设备、供电设备;
- 按资源分配角度分类:独占设备、共享设备和虚拟设备;
- 按数据传输速率分类:低速设备、中速设备、高速设备;
I/O软件
- 用户层软件:实现与用户交互的接口,用户可直接调用在用户层提供的、与 I/O 操作有关的库函数,对设备进行操作。
- 设备无关软件:负责实现与设备驱动器的统一接口、设备命名、设备的保护以及设备的分配与释放等,同时为设备管理和数据传送提供必要的存储空间。
- 设备驱动程序:与硬件直接相关,负责具体实现系统对设备发出的操作指令,驱动 I/O 设备工作的驱动程序。
- 中断处理程序:用于保存被中断进程的 CPU 环境,转入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进行处理,处理完后再恢复被中断进程的现场后返回到被中断进程。
文件管理
文件是具有符号名的、在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一组相关信息项的集合。
逻辑结构
- 由结构的记录式文件
- 无结构的流式文件
物理结构
- 连续结构
- 链接结构
- 索引结构
- 多个物理块的索引表
文件目录
文件控制块
文件控制块包含以下三类信息:基本信息、存取控制类信息和使用信息类
- 基本信息:文件名、文件的物理地址、文件长度和文件块数;
- 存取控制类信息:文件的存取权限,像 Unix 用户分成文件拥有者、同组用户和其他用户三类,这三类的读写执行(RWX)权限;
- 使用信息类:文件建立日期、最后一次修改日期、最后一次访问日期、当前使用的信息(如打开文件的进程数、在文件上的等待队列)等。
文件控制块的有序集合称为文件目录。
相对路径:从当前路径开始的路径;
绝对路径:荣根目录开始的路径;
全文件名:全文件名=绝对路径+文件名;
需要注意的是,路径是不包括文件名的。
文件存储空间管理
文件存取方式是指读写文件存储器上的一个物理块的方法,通常有顺序存取和随机存取两种方式。